随着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技术的不断进步,越来越多的生活废弃物被“物尽其用变废为宝”,从碎玻璃、旧轮胎、废纸、中药渣,到粉煤灰、地沟油……而资源循环利用观念的普及,也让普通人对“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”这句话,有了更深的认识。
用回收废玻璃制玻璃砂 废玻璃在一些欧盟国是强制回收的垃圾。数据显示,掺用1吨废玻璃可节约石英砂682千克、纯碱216千克、石灰石214千克、长石粉53千克,并节省标准煤1吨,节电400度。在加拿大,有企业将回收的废玻璃瓶,包括瓶盖、标签等,研制成细粉状,制成了用途广泛的玻璃砂,能制成屋瓦和新型净水设备的内胆。
用塑料垃圾铺路 芬兰公路研究中心将塑料垃圾,如各种物质的塑料包装等,掺和到沥青中用来铺设公路。其方法是:先将塑料杯、袋、瓶等废料粉碎,加热后用溶剂处理,然后将制得的物质添加到沥青中,其比例可占30%。铺成的道路不仅更具有弹性,而且与车轮摩擦的噪声也更小。
将废弃混凝土再生使用 日本近年来开发出废弃混凝土再生使用的新技术,其再生混凝土的寿命与普通混凝土大体相同。使用这种用废弃混凝土制成的再生混凝土时,不需要用碎石作骨架,仅采用组成水泥的成分作材料,再生时,可全部用来制造水泥和混凝土。这不仅能有效解决混凝土的废弃问题,而且能减少因采石给自然环境所造成的破坏。
用废旧轮胎吸收噪音 法国一家公司将那些只剩一半的废旧轮胎装入特制的金属箱内,可吸收噪音,减少环境噪音危害。这种金属箱对着噪音的那面由穿孔的金属薄片制成,它能将噪声声波汇聚到半个轮胎组成的内壳表面上,而表面可将噪声声波减弱或吸收。该降噪装置对交通繁忙地段250~2000赫兹噪声的吸收量,多可达85%。
用煤灰制造吸音材料 日本一家企业利用火力发电厂排出的煤灰,制成新的材料。其原料质量配比为:煤灰40%,水泥与发泡材料60%。制成品中0.1~1毫米直径的小气泡占整个材料体积的85%以上,并互相连通,可利用其通气性吸收音能。在500~4000赫的中高音区域,也有90%以上的吸音率。因此,可制作大楼、铁道和公路的隔音壁。
用地沟油提取汽车燃油 日本东京一家经营废油回收业务的公司,近年来利用油炸食品后的废食用油进行精加工,从中提取出柴油机燃料,可供汽车使用。这不仅使汽车获得了一种新能源,而且还能保护环境不受废弃的食用油污染。该方法是在废食用油中加入一定比例的甲醇和催化剂,使它们发生化学反应,然后再分离出丙三醇成分。这种再生汽车燃油,其发热量和点火性能均与轻油大体相同,每升可使卡车行驶7千米。
用垃圾气化发电 意大利曼内斯曼公司采用垃圾气化发电新技术,不仅在一年半内可收回成本,而且终产生的垃圾灰烬只有原垃圾量的15%~20%。这种垃圾气化发电的新技术分两步进行:第壹步是清除垃圾中的金属物体和所有含铁材料,然后把垃圾粉碎,并压制成冰砖那样大小的垃圾砖块;第二步是将这些垃圾块装入大型的气化炉,部分气体燃烧以产生烘干垃圾所需的热量,接着通入蒸汽,使气化炉中大部分物质被气化,有一些成为灰烬。在气化炉的底部有空气注入口,控制空气流量,既有助于气化过程,又能使已气化的气体不至于燃烧,而进入燃气轮机供发电用。所以,对环境的污染要比焚烧垃圾小得多。
用中药渣造纸 日本一家企业利用中药渣制造硬质纸,包装其生产的中成药,且一举三得:一是废物利用,保护环境;二是节约工厂处理中药渣的费用;三是中药渣制成的纸可抗菌和防虫。
用废纸制板材 美国一家企业利用废纸生产建筑板材。其工序是:用一种异氧酸盐粘合剂使废纸粘贴在一起,然后再压扁成1厘米左右厚的像纤维板一样的硬板,并在上面压纹、压模,或者用各种材料镀面。这种用废纸制成的板材,可用作挡板、隔层板以及作为厨房地板的垫材。